孫春蘭副總理在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
今天,我們召開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,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,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和重要批示精神,對貫徹落實《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》作出部署。
剛才,教育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負責同志作了發言,提出了落實方案的配套政策和工作舉措,希望大家認真貫徹。江蘇、貴州兩省的負責同志以及天津渤?;ぜ瘓F、廣東順德職業技術學院負責同志介紹了經驗,講得都很好,對我們辦好職業教育很有啟發,希望各地認真學習借鑒。下面,我講幾點意見。
一、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的決策部署上來
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職業教育,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,審議《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》,1月底國務院正式印發,明確了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制度設計和政策舉措。李克強總理在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對發展職業教育提出很多政策措施,對這次會議又作出重要批示。王滬寧同志多次批示要求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。黨中央、國務院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部署,社會各界普遍反映,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,職業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。我們要深刻認識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,扎實推動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改革的決策部署落地見效。
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,具有同等重要地位。發展職業教育是發達國家尤其是制造業強國的成功經驗,通過制訂和實施職業教育的國家戰略,形成了體系完備、各具特色的職業教育模式,比如德國的“雙元制”,日本的官產學研體系、美國的合作教育等,為產業建設、解決就業、提升國家競爭力提供了重要支撐。從我國情況看,當前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,需要大量的技術技能人才,特別是先進制造業、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缺口很大,而職業教育培養培訓的學生數量遠低于市場需求。這就要求職業教育加快改革發展,進一步對接市場,優化調整專業結構,更大規模地培養培訓技術技能人才,有效支撐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。
發展職業教育,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。一段時間以來,在傳統教育觀念以及激烈就業競爭的影響下,學生都往普通本科高校特別是“名?!睌D。高等教育的競爭壓力逐漸傳遞到基礎教育,加上教育資源在區域、城鄉、校際之間的不平衡,引發了擇校熱、減負難、大班額等很多問題,造成了教育焦慮的“劇場效應”。解決這些問題,需要更新教育理念,正確認識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不同功能,樹立正確的教育觀、就業觀、人才觀,推動不同類型教育之間政策相互銜接,拓寬學生發展通道?,F在普通高校大都看重學術評價,希望辦成研究型大學、培養研究型人才,但社會需求決定了人才結構應該是合理分布的,不必也不可能都成為研究型的專家,更多的需要從事技術技能性工作。德國60%的學生初中畢業后進入了職業學校,高中畢業后又有20%進入應用技術大學,這種提前分流的做法,既有效避免了“千軍萬馬擠獨木橋”的現象,又滿足了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,符合社會分工的合理安排。
近年來,經過全國職教戰線的共同努力,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比較快,但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比,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:一是社會上對職業教育存在偏見,技術技能人才發展渠道窄、總體待遇較低,不少學生將職業教育視為低人一頭的無奈選項。二是職業院校教學質量不高,辦學特色不鮮明,很多參照普通教育的辦學標準和模式,專業、教材、課程與生產生活實際脫節,企業、社會參與辦學的積極性不高。三是評價體系有待完善,重普通教育、輕職業教育的問題比較突出,畢業生在落戶、就業、晉升、收入等方面普遍難以享受同等待遇。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決。